首页 政策 观点 媒体 课程 场地 活动 经验 定制 加入
 
 
  最新发布
 
 
  阅读TOP8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 观点
政治理论素养和媒介素养是记者必不可少的素质
新媒体圈 / 田源 / 2021-01-01 07:55 / 阅读3068次

  摘 要:新闻领域将具有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特质的媒体,称为“四全”媒体,本文认为,“四全”是未来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不断增强和提升新闻记者的“四力”和本领,才能更好地实现新闻媒体传播的移动化、即时化、多元化、视屏化和智能化,从而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全程;全息;全员;全效;融媒体;“四力”

  一、“四全”媒体,指明融媒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上几次新闻媒体传播的革命,都是肇端于科学技术。今天,媒体融合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与大势,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就把课堂设在了人民日报融媒体发展的第一线,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并就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等重大问题提出了高屋建瓴的认识,为如何科学把脉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向纵深演进,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进路径。

  习近平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可以说,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这一“四全”媒体概念的提出,为未来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路径以及形态。

  全程媒体:可以理解为新闻采集发布时段的即时性和实时性,也就是零时差零距离和零边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信息从单向传播、互动传播到裂变式传播,随时可能发酵和发散。与此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一个新闻事件的背景、现状与走向等都能准确清晰地留痕、还原和回溯,而且无时无刻不处在传播的链条之中。

  全息媒体:今天,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等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特别是信息传播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与深入,VR、AR、智能媒体等技术更是催生了新闻传播的多样化、立体化和场景化。从传统的“听”新闻、“读”新闻、“看”新闻,发展到以第一身份和视角身临其境地触摸和感受现场新闻。传播形态愈加多元化和立体化,视频、图片、文字、游戏、动漫等可以充分提升受众用户对新闻信息的阅读体验。

  全员媒体:当今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都是发言人,都是传播者。新闻的生产、制作和再加工过程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化趋势,新的媒体形态、传播终端、平台渠道等不断呈现,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快捷地接入网络。伴随5G技术的出现,必将催生万物互联、人人互联和万物皆媒的景象,公众从单纯的被动的新闻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生产的参与者和信息发布者,传统新闻信息“生产”与“消费”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

  全效媒体:新的传播技术极大地拓展了信息应用场景,受众对多样化的传播形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媒体越来越分众化,用户画像更加清晰精准。以前,新闻传播的过程、效果以及受众数据等难以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而今天,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就可以实现精准传播,极大地提升了传播效果与效率。

  当下,信息传播技术如火如荼,融媒体发展趋势不断演进。“四全”媒体是对全媒体和全媒体时代四个层次的阐释,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媒体时代特征规律的科学把握以及对媒体融合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为新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守正创新,拥抱融媒体时代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日益呈现出移动化、可视化、互动化、平台化等趋势。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也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融媒体的飞速发展不断弱化和淡化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边界,在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同时,更加注重“内容创新”,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技巧,创作精品力作。践行媒体融合,无论传统媒体、新兴媒体都要守正创新。积极重构和创新机制体制。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构建与融媒体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新型新闻生产制作关系。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会遇到诸多难以预料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今年将是5G进入商用的元年,新一代信息传播技术必将给媒体融合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移动传播也将呈现加速发展的新势头。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唯有攻坚克难,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打有准备之战,才能行稳致远,不辱使命。

  三、增强“四力”,提升融媒素养

  飞速发展的时代,对新闻从业者的技能使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只有将自身具备的知识素养进行不断的提升,才能让融媒体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得到更多细节上的完善。同时这种思想上的认识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媒体融合,关键在人的融合。”融媒体必须解决好人才和“本领恐慌”问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三家中央新闻单位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用情真意切的讲话,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

  新时代要有新使命和新作为。习近平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可以说,要圆满完成这一光荣神圣使命和职责,必须以创新作统领,全面提高新闻报道水平,磨砺新本领,克服本领恐慌,补齐本领短板。在工作水平上下功夫,解决好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问题。

  增强脚力是基础:应该说,脚力是获取新闻的源头。我们知道,脚是用来行走的,作为一名记者,本应就是一个行者。只有深入基层,走进普通百姓,才能开展调查研究,抓取鲜活接地气的“新闻活鱼”。近年来,西方新闻媒体出现了“大都市化”“精英化”和“圈子化”的不良新闻采写趋势,导致了精英阶层与底层民众之间的脱节分离,出现了“后真相”新闻现象,极大地撕裂了国家与社会共识。与此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PC一代”“触屏一代”。我们的一些记者不愿走基层,懒得深入群众,喜欢坐在办公室上网拼凑稿件和“洗稿件”,脚力的本领出现明显的弱化。有人说,“离基层越近,离真理就越近”。今天,虽然获取新闻的渠道多元方便快捷,但无论技术手段如何发展,都难以取代脚力这一新闻采写的基本功。

  增强眼力是关键:“泰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眼力就是对事物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记者是大海上航行船上的瞭望者,必须具有敏锐的眼光、开阔的眼界、精准的眼神,练就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火眼金睛”。“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提升眼力,就是要具备把握大局大势的本领,站位高、立意高。就像有人说的一样,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准确领会和把握党中央的大政方略,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提升脑力是核心:脑力是思想水平、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的集中体现。增强脑力要求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我们必须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风大浪中恪守价值体系、保持战略定力,对党绝对忠诚,服务党中央、维护党中央、紧跟党中央。

  增强笔力是履职尽责根本要求:一般来说,笔力就是驾驭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履职尽责的基本功力和必然要求。新闻宣传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牢固扎实的文字功底是难以胜任的。“意在笔先,力透纸背。”脚力、眼力和脑力最终都会反映在笔力这一表达和呈现环节。只有不断学习和锤炼,掌握适应融媒体发展的“十八般武艺”,才能更好地完成新时代所赋予我们的综合履职能力,成为新闻宣传的行家里手。

  今天,新闻媒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不断推动着媒体融合进程。但是,无论如何发展,人始终是首要的。融媒体发展与人才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是辩证关系。只有人掌握了融媒体发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媒体的进步,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四力”无疑是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最核心的职业要求和功底。“四力”系统全面、指向明确、内涵丰富,涵盖了新闻宣传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媒介素养等,是每一个新闻记者必不可少的能力素质。

  (作者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副社长 田源)

陕ICP备20007593号-10
版权所有 媒介素养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复制
Copyright © 2024 meijiesuy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立足媒介,传播科学。媒介素养网创建于2010年,以“为优质内容与杰出媒介工作者而努力”为平台宗旨,秉承“交流 共享 多赢”的理念,专注于口碑的营销,致力于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最有优势的媒体资源和最合适的媒介企划人力资源,让每一个品牌营销案例都成为经典故事。我们始终坚持为品牌客户创造最佳消费者沟通语言、做出超越价值的服务专案,更能在专案中展现KOL意见领袖的魅力。我们定期举办媒体人活动,搭建营销平台,共建媒介家园的同时,达到行业交流、积累人脉、整合资源及媒体合作等。
陕西昱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陕西媒介素养研究中心 主办